天涯书库

问清如许 正文 8.这两张照片属于你了

所属书籍: 问清如许

    8.这两张照片属于你了

    唐清悦犹豫两秒,还是抓起冲锋衣套上,然后带着杨一钦往楼下走。

    一路上两人都没说话,仿佛该讲的话都已经在饭桌上演完,只等他走出小区结束今天这场闹剧。快到门口时杨一钦突然问她:“唐老师没想过努力一把回高校任教吗,你的母校海洋大学就很不错,比在科研所做个普通研究员更有发展机会。”

    如果她和余林屹算有缘的话,那和杨一钦也算有点份,唐清悦忍不住把这两位近期刚认识的男性放在心中比较。想起那晚在别墅后院与余林屹的对话,她停下脚步,也朝杨一钦问道:“如果我想放弃科研这条路呢?或许我可以做点别的,比如真的去做水产养殖。”

    杨一钦的表情可以算得上震惊:“为什么,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还不好吗?”

    “我觉得科研工作挺无聊的,可能不适合我。”

    杨一钦愣了一下,还是不理解地说:“那么多人羡慕我们,放弃多可惜,喜欢没那么重要。更何况养殖谁都能做,不识字也能做,你去干这个不值得。”

    唐清悦突然觉得没趣,转身继续往前走。她从不觉得自己的生活值得别人的羡慕,活了近三十年,就算偶尔有人给她加上学霸光环,她也一笑置之,因为唐清悦知道这只是她不得不做的事,并不是她渴望做的事。

    杨一钦似乎不这么想。和唐清悦一样,他也是从小地方来的,靠着一次次的挑灯夜读和一场场竞争激烈的考试,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才得以在申城就业安家,过着体面的生活。他很珍惜自己的羽毛,并且牢牢穿着孔乙己的长衫。

    送杨一钦离开后,唐清悦没有马上回家,而是靠在楼下的长椅上望着漆黑的夜空,一颗星星也没有,好像都被高楼大厦挡住了,和她在平湾镇看到的完全不一样。那里虽然发展制造业,但政府对环境监管非常严格,青山绿水,天清气朗,晚上擡头就能看到满天星,经济发达的同时又保留了生活原有的怡然,能让人在疲惫时喘一口气。

    唐清悦把半张脸埋进冲锋衣领里,又闻到了那股属于余林屹的清冽味。她想她和杨一钦,他们这样的人生都被困住了,困在这座看似繁华荣耀的大都市中,不只是肉体,还有思想。

    同样的问题,杨一钦对她说放弃多可惜,喜欢没那么重要。

    而余林屹用带着微醺的独特嗓音唤醒她:“做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把自由掌握在自己手里。”

    下定决心后,唐清悦很快付诸行动。辞职申请书一层层往上批,不断有领导找她谈话,多是劝她再考虑清楚。很多同事都在繁琐的离职流程和上级看似苦口婆心的劝阻中犹疑,乃至改变决定。但唐清悦每走一步,就更加坚定研究所不会是她的最终归宿,也不能是她的最终归宿。

    两周后审批终于通过,需要她用两个月完成或交接好手上的工作后才能离职。唐清悦明白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就能走了,更有人如翟老师,一礼拜就可以离职,拖着她两个月无非是项目忙缺人手,先顶上一阵子。但唐清悦没有提出异议,她不着急,陈识在温城那边拉投资需要时间,冬季也不是养殖的好季节,不能急于一时。

    交接出部分工作后唐清悦确实闲了不少,周末也不再需要回单位值班。空出的时间让她可以做更多自己的事情,她和陈识共同合作熬了三周后,终于把“工厂化循环水石斑鱼苗培育项目计划书”写出来,陈识拿着这份事业蓝图先从他哥那里骗来了50万,他说:“苍蝇腿也是肉,十几个五十万就是近千万,我们就有钱买设备开厂了!”

    对外的事交给陈识,唐清悦则要负责所有养殖周期中的技术活。她在每个晚上与周末认真阅读资料和文献,研究石斑鱼苗的养殖技术,复习几年前做的相关笔记。

    读博期间,唐清悦曾从事过海水石斑鱼杂交的研究,也跟随导师做过大型水产养殖企业的石斑鱼苗培育咨询项目,有过很多相关经验。只是那时候有导师把控全程,这次只有她自己一人单枪匹马,她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某个周末她看资料看得头昏脑胀,忍不住开始神游时,突然想起离开温城那天,在海鲜粉店里,余林屹说申城有场摄影展,有兴趣她可以去看看。

    唐清悦当即打开票务网站找起来,近期全城举办大大小小的摄影展有近30场,无一与余林屹有关。只有一场主题为“世界和微尘”的展览勉强能与余林屹挂上钩,因为策展人是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华人,正是他念书的那个城市。

    唐清悦去了。大概因为是展览后期,摄影展人流量并不大,展出的也不是名家创作,都是策展人收集到的优秀业余作品,拍摄者有作家、画家、建筑设计师等,以及一些与艺术创作完全不相关的人,比如余林屹。

    他的作品仅有一大一小两张,摆在不显眼的位置,唐清悦绕了整个展厅两次才找到。大的是彩色照片,但由于照片中色调昏暗,看着像一张黑白照。余林屹穿着黑色长风衣,撑着伞侧着脸,站在下雨的多佛白崖边,他本就俊朗的侧脸被放置在相机镜头中,显得更加棱角分明。

    小的才是真正的黑白照片,拍的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正是唐清悦第一天到温城时,在高铁上看到的城市宣传广告牌:平湾,带中国的教玩具走向世界。

    她在这两张照片面前站了将近二十分钟,考虑很久后才叫住一名路过的工作人员问道:“你好,我想问一下你们这里展出的作品可以卖吗?”

    工作人员回答可以,但他不负责销售,便把策展人Niall叫来了。

    唐清悦再次指着多佛白崖问Niall:“我想买这张照片,可以了解下价格吗?”

    Niall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两张作品为一套,不单独售卖。价格不贵,但只卖给有缘人。”

    唐清悦没有讲出自己认识余林屹的事,而是对Niall礼貌地说:“您请指教。”

    “拍摄者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他家境富裕,上学时喜欢到处游玩与记录,梦想做一名探险家,但拍下白涯不久后,他就被迫回家继承家业。这两张照片一黑一白,一物一景,与今天展览的主题‘世界和微尘’相对应,您对此有什么理解吗?”

    唐清悦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理科生,从未接触过艺术,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儿时连绘画音乐兴趣班都没上过,更不会懂摄影。但她盯着两张照片仔细看,试图从中窥探余林屹的内心,那片他没说过,她也不曾了解的世界。

    “世界,”几分钟后唐清悦指着黑白照片肯定地说,又用指尖点了点彩色照片中,余林屹那张只有她手指大小的侧脸,接着道:“微尘。”

    Niall问她:“为什么?”

    “置身在宏大的世界里,人会觉得自己只有微小一粒。但聚焦于一件微小有意义的事情中,才能感受到世界真正的魅力。”唐清悦只说了一半,因为她没想通为什么余林屹要用两种强烈反差的色调呈现照片,她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找余林屹问清楚。

    Niall突然笑了,爽快地说:“这两张照片属于你了,请跟我来付款。”

    让唐清悦没想到的是,照片带实木相框的价格竟然只有1元,Niall说艺术无价,知心难求。

    余林屹收到Niall的1元转账时正在开会,他随手点了收款。会议结束回办公室后,他才重新想起这回事,正好有事找Niall,余林屹便直接给他去了个电话。

    接通后Niall立刻说:“你的两张照片卖出去了,钱已经转给你。”

    “1元钱?”余林屹说着还轻笑一声。

    Niall还是那套说辞:“艺术无价嘛。买照片的人说能感受到拍摄者在聚焦一件微小的事情中感受到世界真正的意义,我觉得她懂你的作品。”

    余林屹听到这话稍稍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神情,淡淡说:“行,卖就卖了吧。”

    “你不想知道买家是谁吗?”Niall对他的反应不太满意。

    余林屹正握着鼠标在邮箱翻资料,听到他的问题随口顺着往下说:“是谁?”

    “一位姓唐的lady,很漂亮,你想要认识她吗?”

    “姓唐?”余林屹没再专注电脑屏幕,整个人往后仰靠在座椅里。上次在海鲜粉店他只是和唐清悦随意一提,没想到她真的能找到这场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