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正文 第126章 考前复习

    第126章第126章考前复习

    晚秋时节,北山书院的校道两边铺满了金黄的、灰褐的落叶。不时在树尖上还会有叶片打着溜,撞到行人的怀里。

    “吴序这回答应得这么痛快,是不是有事要求到我这里?”邓明照随手揭下头上的一片叶,同刘仪边走边说。

    刘仪目视前方,身旁教谕杜安只听不说,身后有两个小厮默默跟随,“你也不会吃亏,送太傅人情,祭文的事也办好了,捎带多教一个温庭山。你又不是没听清,那林泽年后便去府城。瞧这架势,太傅入门弟子做不得假。”

    实际上,刘仪身为县令之尊跟着专门来一趟,不只是为了和邓明照之间的同年情谊。更多的是世子上次专门派人来提点过,要照拂林家。

    即使林泽被太傅留在安阳县,不少人得知消息的,都对这位的身份有疑虑。

    但刘仪是一点不会小瞧林泽的,人家背后的靠山,除了太傅,还有更厉害的呢。

    “若非为此,我是真不愿意跟姓吴的打交道,太滑手。”邓明照无奈道。

    半学斋的凉亭里,泥炉下的炭火烧得红红的,不时有霹雳的小火星炸开,上头的茶壶,咕噜咕噜,水正开。

    吴序和李临序相对而坐,从茶饼上掰下一小块茶叶,投入茶壶,瞥了眼清溪书院的方向,“想必姓邓的该说我滑手了。”

    “你要人情是打算弄那个公开课?”李临序将两人的茶杯摆好,看了眼对面的人,直言道。

    吴序微微挑眉,将壶盖用竹镊子小心放好,“那老家伙想趁机捞个林泽的人情,这公开课也是那小家伙提出的,此事两家有共同的好处。”

    “看来祭文之事,给了你不小的触动。也是,好些年没在这方面扬眉吐气,那几个小家伙弄了个范文,效果就立竿见影。”李临序摇头笑道。

    吴序仰头看着亭外苍翠的松树,“我也是问庭山才晓得,原来范文,就是林泽这小子弄出来的。做事很大胆,敢想敢干。我原先还在踌躇,想着多等等,可他明年便不来书院了。这事得赶在他走前试上一试,毕竟是他提出的,对此最清楚。”

    “你是哥,我还能唱反调不成?”李临序偏头拿起一柄竹勺,给两人的茶杯倒满。

    吴序眯眼笑,“说来说去,还是我运道上压过姓邓的,有县尊同年不敌我白捡一个名不虚传的太傅高徒。”

    斋舍里,‘太傅高徒’林泽为了省时间,已经拿出圆珠笔打草稿。

    他要给太傅老师写回信,首先要回应信中所问,接着将自己近期觉得最好的诗词、策论、八股文章等附上,谈谈最近学习心得。

    学术探讨这一块,林泽不可能像前面概述生活日常的内容那么随便,行文字句都要斟酌,当做是考场答题一般。写一封信,林泽前后花了三个多小时。

    而谢宁和谢明珠的回信都算是放松时刻,林泽打算在学习累的时候,再安排时间写一写。

    写完老师的回信后,林泽没有休息,马上拿出书本开背。先是温习旧知识,再背诵新的。

    做完一件事,就在自制的每日计划本上打勾。事情太多,只能不停挤压时间,强度比高三时已经大差不差。

    背完书,又要开始写课后作业、预习新课。嘴巴读累,就换写的任务,再读,如此反复。

    很快一个下午就过去,吃饭洗澡洗衣服只给自己安排四十分钟。

    “扣扣扣!”

    准备去食堂吃饭的林泽听见敲门声,打开发现是下午外出的雷宗荣、刘一阳两人。

    林泽赶紧将他们请进来,顺便接过一部分东西,这都是中午托他们去买的。

    “林兄,这套泥炉一百八十文,十斤碳t是二十文,碗具五十八,剩下半两并二百四十二文。”雷宗荣小心放下东西,从怀里拿出钱袋子递给林泽。

    刘一阳往书案那边走两步,把稻草编成的织物装着的碗具、茶具轻放到桌上。

    林泽谢过两人,又问道,“可还顺利?你们吃了吗?刚好我准备去食堂。”

    “挺顺利的,又接了抄书的新活计。我们在外头吃饱了,把东西送来给你,便回去看书。后日考核,事关升班之事,不敢松懈。”刘一阳认真回道。

    雷宗荣也补充道,“林兄,这两日我们都不去食堂吃饭,外头买了干粮。”

    今日下午,他们已经买了足够的干粮。现在天冷,放几日都不怕臭的,就一碗热水,两人能一边看书一边吃。

    林泽理解他们的做法,点头再次道谢,便送他们到门口。

    恰好这时楼梯间,卢桂垂着头,身上大包小包地出现在林泽视线里。

    这位学到崩溃选择回家的隔壁舍友,林泽以为他已经退学,这好几天都没回来,不曾想,今日出现了。

    “卢兄。”林泽站在门前,客气招呼道。

    离得近了,林泽感觉卢桂身上有好几股味道,最明显的当属食物的香气。不用说,带的肯定不少,看来回去一趟,心态治愈了不少。

    卢桂擡头,瞧见是心善的隔壁斋舍之人,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快步上前,“林兄,有些时日不见,天气渐凉,可安好?”

    “挺好的,你怎么样?吃饭了吗?”林泽礼貌性问道。

    卢桂看到林泽关上的房门,想起什么,赶紧说道,“林兄等等,我在家中带了不少东西来。上回你招待我的,这回给卢某一个答谢的机会可好?”

    “行,那恭敬不如从命。”林泽想了想,卢桂这人挺好的,一块吃个饭没问题。

    眼睛往卢桂后头背着的包袱扫了眼,那里飘来的香味,真是让人难以抗拒。

    卢桂见林泽同意,连忙掏钥匙开自己斋舍的房间。

    林泽跟上来,给他搭把手拎两个包袱。这时闻到一股若隐若现的药材味,林泽好奇道,“卢兄,这里头是药材吗?”

    “嗯,我家开中药铺的。诶,对了,我特意给你也带了不少补药。特别是秋冬时节,你煮汤、煮水喝、泡脚都是极好的。”卢桂话音刚落,就迫不及待解开包袱,给林泽展现一包包搭配好的药。

    林泽没想到卢桂家里竟然是开药铺的,这可是真有钱人,而且这个职业挺受人尊敬的。

    “来,这五包放水里,煮开就成。这里还有红枣、姜片、枸杞子。对了对了,这瓶子别看它小,可是人参和甘草片磨成的粉。我爹专门给我准备的,林兄我给你分一点。”卢桂先把一包包炮制好的干药材分出来给一半林泽,又掏出个空的小瓷瓶,给林泽倒药粉。

    红枣那些就算了,林泽能收,人参粉真有点夸张。

    这年头没有人工培育人参的技术,全是野生的。

    林泽知道湿人参就已经不便宜,更何况是炮制好的干药材,还磨成粉。这一道道工序下来,成本更是高得离谱。

    卢桂是真实诚,他爹疼儿子,咬牙给了一小瓶,这转头就给林泽分一小半。

    “卢兄可别,这小瓶是伯父怕你念书辛苦,特意给你补身子。不瞒你说,我爹前几日刚来,也给我捎了不少东西。红枣我收了,这东西我肯定不要的。”林泽不敢去碰他,万一给他手一偏,直接撒出来,可就难办了。

    卢桂见林泽态度坚决,知道他是说真的,“那好吧,等会我冲一杯水,你可要喝来尝尝。”

    “好…”

    “来,我在县城买了不少好吃的,一个人吃得不尽兴,还好林兄你陪我。”卢桂学林泽当时招待他一样,把床头柜拉过来,一一摆上他带来的食物。

    林泽是真开了眼,这小子太会吃——半只烧鸡、一脚烧鹅、一盒子点心、四个酱肉烧饼、三鲜炒面、一包卤味。

    再看看卢桂现在微胖的身材,看来还是因为上学才能保持这个体重,否则早就肥头大耳样了。

    “书院不得私下饮酒,否则咱们哥俩当碰一杯。”卢桂把一个烧饼递给林泽。

    他不爱吃素菜,买的全是荤的。因着回到书院,便不好外出,打算着一顿吃个够。

    林泽撑起嘴角的微笑,要是躺在家里,一天吃两个烧饼就饱了。

    现在读书任务重,食量增加不少,但这个烧饼林泽估计自己也吃不完,有点大。

    他想多吃两口肉,书院伙食虽然不错,但没有这种东西啊。

    也不知道卢桂在哪家店买的,下次林泽出去时,也要买,谁能拒绝大口大口吃肉呢。

    “瞧卢兄状态不错,想必回家一趟,想通了。”林泽一口肉、一口饼子,再夹一筷子炒粉,吃得真是太满足了。

    卢桂露出大白牙,“我爹说,不逼我一定要留在北山书院,只尽力便好。我就说,考不上功名,悬壶济世一样不负圣贤所教。”

    林泽不由给他数个大拇指,“伯父真的很开明,卢兄你也很通透、品性纯良。”

    “还是林兄开解得好,人活一世,不一定要有什么功名才算不白来一趟。我自小跟着祖父学医,只不过我看医书时,家里人发现脑子特别好使,记东西快。才送我去私塾试着学一学,没想到还真考了个童生回来。”卢桂又说起自己走向科考的原因。

    这个理由让林泽感到新奇,卢桂真是一个被科考耽误的医学人才啊,以后怎么样不知道,反正林泽会永远记得他今天见到的这样一个善良、乐观、爱美食的卢桂。

    这顿饭吃得很畅快,林泽回去时拎着大包小包,简单洗漱,马上投入夜间学习中。

    用新买的小泥炉,烧一些开水,加上几颗红枣、枸杞,满满的学习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