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佩后 正文 第226章 哪一个英雄枭雄,不是在荆棘中登顶?

所属书籍: 佩后

    第226章哪一个英雄枭雄,不是在荆棘中登顶?

    十月初,房屋修缮法在卫国推行,同月中旬,卫国邻边的严、赵、长陵三国,联合赵国,长陵国过去的都都达王国,铁马国,五个国家的联兵,从卫国的西北长势攻来。

    卫国第一战,输。

    战报在三日后,到达了卫都,顺安帝暴怒,当庭咆哮,佩梅在后宫听说皇祖父气得拿剑下去要斩兵部尚书的头。

    据说此次战败,用兵部派到边疆辅佐作战的副将叛了国,在夜间打开了城门,迎了外敌入城门。

    还好镇守此城的主副将三人,其中二人本乃边防老将,他们带领手下将士,外敌来了五千余人,他们宰人三千余,俘虏数百,只让数百人逃走了,可西城损失太大,连兵带百姓,死伤万人,让敌人破坏了一个卫国本来自信满满能护住的后防小城,此战被主将归为败战,自行请罪,送禀朝廷。

    佩梅将将听到消息,身子不由地紧绷,心口砰砰直跳,听到此城为西城,不是诩儿所在的漠北城,那在胸间如鸣鼓齐鸣的心跳方才慢了下来。

    又过入日,西北传来两道捷报。

    一道仍为西城传来,西城主将在皇帝关于前次战败的旨令没到达之前,在战败的第三日,杀入与西城相邻的赵国,连收赵国五城,他在捷报之中,请求皇帝派人前去接管五城收归。

    皇帝把此事交给了面黄肌瘦的户部尚书。

    另一道,乃为与严国相邻的镇西门镇西将军传来,镇西将军带领旗下十万大军,攻入了严国一半的土地,也请皇帝派人前去收归败城。

    两道捷令过来,户部与吏部忙得团团转,佩梅在宫内听说了卫都的秀才,都被吏部叫去做事了,吏部大半官员在收到捷令后当天就整阵出发,前往严、赵两国。

    凤栖宫的宫人听到捷报,欣喜不已,佩梅却因没听到漠北的消息,心中焦躁不安,且她隐隐觉得朝廷派出这么多的官员出去,不知路上安全如何,到达后生死不知如何,尤其她心底还生出一种了大仗不是卫国的困难,如何收归邻国邻土,可能才是卫国最大的问题的感觉出来。

    吞下邻国不是卫国之难,如何治理收归邻国,才是卫国之大难。

    就在佩梅头脑里思绪乱飞,紧张得把皇宫的账本翻了又翻之际,这一日,深秋初冬,寒露降临之时,她的表姐禄衣侯夫人,又来了凤栖宫。

    她又带来了诩儿的信。

    这一次,她将将见到佩梅,便把信从包袱中拿出,给表妹道:“你看完我们再聊。”

    佩梅见她拿出如砖头一般厚的信封给她,当下脸色惨白,侯夫人见了不懂,侧颜看了她一眼,等她打开信飞快看完第一页,第二页时,嘴中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侯夫人嘴角往上慢慢泛起笑容。

    她似乎懂了,她吓到妹子了。

    真是有趣。

    这厢,佩梅一目十行,已看过了六页信纸,诩儿没有出事,诩儿写了他在漠北与众兵家勾心斗角的诸多事宜,字字珠玑,写的都是事,将军、校尉、小兵,每一个出现在诩儿纸上的人,皆给了诩儿迎头痛击,诩儿每次写罢这些不服他的人对他的不屑、阳奉阴违、笑里藏刀之后,便会来一句:可是梅娘,诩儿不服,诩儿记下了……

    佩梅边笑边哭,往后到第二十几页后,再看到诩儿写的“可是梅娘,诩儿不服,诩儿记下了,”她笑得把鼻子里流出来的鼻涕吹成了泡泡。

    不服好呀。

    不服才是诩儿。

    诩儿苦,可从来不服。

    她还尤记得她为何要嫁给他。

    诩儿写了诸多的事情,一封信,许是把诩儿这半年的事都写完了。

    信末,诩儿道,他跳上跳下,又靠着舅兄施计,厚着脸皮,在漠北备战大军当中,谋了一个小队谋士之职,他说看起来是他们郎舅二人得逞了,可能这也是皇宫中的皇祖父的授意,许还是靠的在工部为官的祖父庇荫,他皆一一记在心里,他身子康健,在奋力图谋前程,请妻子在家静候佳音。

    佩梅泪流满面。

    侯夫人见状,往她面前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这是侯夫人将将泡出来的,信太长,侯夫人等得无聊,看凤栖宫的人提来了热水,她便泡起了茶。

    她已喝过一杯了,表妹停得及时,第二泡茶注入杯中,满满一杯,便是妹子的了。

    侯夫人把茶水送到表妹面前,又提水,往小壶中灌入第三道水,为她自己冲第二杯茶水。

    凤栖宫喝的还是她送来的茶,入口清香,味极熟,就是这凤栖宫的模样,比她上次来要安静许多,宫中没几个人,表妹身边就一个面熟的老宫仆侍候。

    她已听说,凤栖宫的宫人,夜间栖在凤栖宫,白天皆要出去做事,后宫的洒扫清理休整,许多由她们负责。

    皇帝不进后宫,后宫的管理,许多由宫内的宫女担当了,便是才人、美人这些有身份的宫妃,也得做好凤栖宫分配给她们的打理宫殿房屋之事,方才能领下月银。

    太孙贤妃说了,宫里不养闲人,皇家不需要她们为皇家开枝散叶了,那便去做活。

    太孙贤妃也有自己亲自负责的六十间屋子,亲自打理,她以身作则,后宫便是有人哭到始央宫去也没用,始央宫那边拦着不让进,还说了,太孙贤妃说了后宫无需为皇帝室开枝散叶,就请这些才人美人不要来始央宫打扰陛下了,让她们听太孙贤妃的安排行事。

    如此一来,人人皆是宫婢,贵人们的天都黑了,朝中想往后宫送人的大人们也暂且歇了想往后宫塞人的心。

    他们是往后宫送人当靠山的,可不是送人进去做奴仆的。

    侯夫人这段时日听着妹子在后宫所举,也是觉得妹子所作所为很有意思,胆量也很大,还有安排陛下不*要去后宫捣乱的意思,颇有得了舅父真传的意思。

    这胆量大得好呀,陛下如今的雄心皆在扩充疆土之上,他这次会打下邻国不说,还可能要打到了西域去,这其中要花费种种财力、人力,问题之多不可计数,他哪还有心思管后宫的事,孙媳妇抛出后宫不需再用生养之事,他乐得接受。

    侯府也乐得接受。

    这表示,皇帝不想用自己生的儿子了,他还是想长命百岁,可下一任君王,用不了儿子,他便用孙子,孙子用不成,孙子生的儿子也可。

    长久之计,在妹子的肚子上。

    侯夫人这厢颇有些遗憾地看向太孙妃,对泪眼汪汪显出几分楚楚之美的表妹道:“可惜了,你在后宫有用。”

    “姐姐?”佩梅两手紧紧地小心地捏着信,心神还在诩儿的信里,还想把信再细细看一遍,听到表姐的话,她不安且懵懂地看向了侯夫人。

    “你要是不用打理后宫,我可派人送你去漠北一趟,怀了孩子便回来,这时间要是能赶上,也是喜事。”

    佩梅听了,那乍喜的心便揪了起来,她左右看看,见身边只有三娘在,三娘在她看过去之后,便往殿外走去了,远离了她们,她便朝表姐苦笑道:“姐姐,梅娘想过,可这急不得呀,且便是我有了孩子,这孩子是男是女还说不准。”

    “小娘子也很好,”侯夫人把信封轻轻滑到一边,见表妹乖巧收起信来,乖乖与她说话,侯夫人对着这个聪慧至极的妹妹淡淡一笑,道:“生了一个,第二个还远吗?只要生了,太孙的身子便是好的。”

    佩梅抿紧了嘴,看着表姐,眼露悲伤。

    皇祖父极不喜诩儿,没人信诩儿,她便是信,可是之前她也无措过。

    没人信他们的时候,她不知能信诩儿多久。

    诩儿很苦,便是她,深陷绝境之时,也不信他能带她脱离苦海。

    这便是诩儿的命。

    皇祖父还能信诩儿吗?

    听表姐的说辞,她以为表姐和表姐夫也是不信诩儿的,只是把诩儿这匹在他们眼里是死马的马,一时当成了活马医,再寄望于她的肚子。

    可她看着诩儿给她的信,她还是看到了她的诩儿想活呐,他想出人头地,他想被人另眼相看,他想给他的母妃正名,他想当她的依靠,他想君临天下……

    他有雄心呀。

    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卫家皇族子弟。

    “为何这般看我?”她不哭的脸,比哭起来让人看着还难过,侯夫人看不懂,便问道。

    “诩儿身子一日不好,皇祖父便一日不能对他委以重任吗?”佩梅死死咬住唇,双肩颤抖,为她的爱郎悲伤不已。

    “没有人想要一个当不了几天皇帝的继承人,我们陛下不可能要这样的继承人,朝廷里那些陛下一手带出来养出来的忠心臣子,也不想要这样的下代君王,便是你姐夫,也不想要一个无法撑起他效忠的天下的卫国君王……”

    表妹眼中流出了两行泪,她那双黑白分明清亮的眼此时泪眼婆娑,眼里皆是一层盖着又一层的水波,眼睛就像浸在了泪水当中一般,侯夫人看到了她的哀凄绝望,不过侯夫人不甚懂她的哀凄绝望。

    素有木头美人之称的侯夫人还是神情淡淡,她的口吻依是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可这是大家的不想要,与太孙何干?不说远的,就是说陛下,陛下这些年所做的事,又有几桩是世间人想让他做的?”

    “太孙想做什么,要什么,且去成为他便是了,”侯夫人淡淡道:“你看史书上,哪一个英雄枭雄,不是在荆棘中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