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了了 正文 第585章 第二十五朵雪花(十)

所属书籍: 了了

    第585章第二十五朵雪花(十)

    同学想了想觉得詹明德的话很有道理,干脆把书一合,人朝枕头上一歪,也准备睡了。

    对詹明德来说,第一次坐火车感觉很新奇,但这新奇的感觉也就持续了不到一天,窗外一成不变的景色她就看腻了,身上窄小的床铺睡起来也不够舒服,仔细想想还是在家好。

    因为过于无聊,有个同学还带了一副围棋,说到下棋那詹明德可就不困了,她自幼便随大家学习琴棋书画,才名远播,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连身为业余棋手的送考小老师都被她杀了个片甲不留。

    “你真没学过?”小老师问。

    詹明德想,一号确实是没血过的,便点点头。

    因为她们这边在下棋,不少乘客都被吸引过来观战,周围那叫一个水泄不通,乘务员路过都得请大家让一让。

    詹明德自来到大曜后便生活得很紧绷,她对自己要求极高,不愿屈居她人之下,尤其一号成绩优秀,她更不愿被比下去,连一号从前的荣誉都守不住。

    一直接受新鲜事物,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这还是詹明德第一次不用求知似渴的去学,而是凭借自己本身的学识一鸣惊人。

    这让她感觉自己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詹明德执棋时,身上有种说不出的风采,她是极内敛沉静的性子,但棋风却充满攻击性,仿佛蛰伏中的猛兽,不知何时便会跳起来一口咬住你的咽喉。

    小老师眼馋得很,特别希望詹明德能去学棋,为了说服詹明德,她不惜把自己的老师贡献出来:“……别看我这样,我老师可是有名的国手,你真的不想学吗?”

    詹明德没法替一号答应,她摇摇头:“我现在还是想专心学业,学棋的事……以后再说吧。”

    她跟一号不知何时便会换回来,万一一号对围棋没有兴趣,那岂不是给她找麻烦?

    小老师遗憾极了,然后精神百倍地跟詹明德交换了联系方式,接下来詹明德就被大家集体孤立——没人想跟她下,本来下棋是为了放松,跟詹明德对手一点游戏体验都没有。

    尤其是千辛万苦带了围棋来的这位同学,她坚决抵制詹明德同学这种大杀四方不懂得让棋的行为。

    输棋的人要往脸上贴条,到最后只有詹明德的脸光滑一片,其她包括老师在内大家脸上都贴了不少,睿智的大老师在一旁默默自我肯定,姜还是老的辣,幸好她主动提出要当裁判,不然这个年纪往脸上贴一堆纸条,她的脸往哪儿搁哦。

    经过这一轮,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等抵达京城时,学生们已经混得很熟了。

    她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没来过京城,像詹明德就是,要不是参加比赛,别说府城,她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

    征旗府的府城已算十分繁华了,但和京城相比却要逊色许多,詹明德见都没见过这样高的楼!

    要不怎么说京城迷人眼,那么多人挤破头想要留京生活呢,这里不仅是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更是汇聚了四海各国的宾客,大街上随处可见各色头发眼睛的外国人,在征旗府少见的小汽车,京城却到处跑。

    詹明德油然而生一种自己是个土包子的感觉,扭头一瞅,其她同学跟她感受应当大差不差,大家都是目瞪口呆,对京城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大老师送考过好些次,见学生们一个个惊讶成这样,笑着说:“集训开始之前还有点时间,正好带你们出来逛逛,看有什么必需品要买,等集训结束,咱们再好好玩。”

    大家知道这次来京城最主要的目的是考试,给所在的征旗府争光拿荣誉,玩乐什么的可以放到后面,所以虽然都跃跃欲试,但还是克制住了。

    各府的送考队伍被统一安排在距离大曜国学院附近的一家宾馆,詹明德在这里第一次坐上了电梯,当她站在十六楼向下俯瞰时,忍不住在心里想,源国还要经过多少年才能达到大曜这样的水平呢?

    这回依旧是两人一间,和詹明德同房的是个单眼皮高个女生,名叫陈杨。陈杨不爱说话,詹明德也不爱说,但两人处得蛮好,还能一起下楼吃自助餐。

    这也是詹明德第一次吃自助,按理说以她的性格,是不会扶墙进扶墙出的,奈何看起来沉默寡言的陈杨极其节俭,受她影响,詹明德有生以来第一次吃撑到嗓子眼儿。

    因为前来参加集训的绝大多数是女生,所以大家相处得都还不错,没有掐架看不顺眼暗地里使绊子之类的情况发生,毕竟都是优等生嘛,真谁看不爽谁,靠成绩说话是最重要的。

    国学院是国试考点,学生们在宾馆住了两天后,就要跟车前往集训地,位于京城郊外的一座巨大农场,据说前身曾是皇庄,后来被改建供学生使用。

    像牙刷拖鞋毛巾等一类生活用品,其实不用自己准备,集训地都有,詹明德从没参加过这种集体生活,她还蛮兴奋的,甚至在跟一号联系时,事无巨细地描述给对方听。

    一号哦了一声,有点小遗憾,但不多,因为她现在在做的事,詹明德肯定也没经历过。

    大家扯平了。

    不过詹明德的兴奋在集训正式开始后便宣告消失,因为第一场摸底考试她就惨遭滑铁卢,所遭受的打击远胜于刚来到大曜时的第一场考试!

    那次考试她的名次滑到五十开外,但詹明德并没有懊恼或是自卑,因为很多知识她没有学过,她知道自己只要拥有足够的时间就能追回来。

    这次却不一样。

    这次的摸底考试她考得糟糕极了,甚至最后面的三道大题,除了“解”字外毫无头绪,什么都没写出来。

    而前面答完的也没有多少信心保证全对,每当詹明德感觉自己的学识有所进步时,总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跟詹明德同样表现的还有同考场的其她同学,大家竟一样的面如菜色,都是各自所在学校的佼佼者,对她们来说,考得如此糟糕,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大老师忍着笑说:“现在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吧?是不是感觉自己没那么厉害了?”

    小老师就比较温柔:“没事的,每年集训第一场摸底考的难度都很高,考不好是正常的。”

    这话能安慰到别人,安慰不到这群数一数二的优等生,不得不说,摸底考狠狠打击了她们的气焰,所以当成绩张贴出来时,竟没几个人愿意去看。

    詹明德跟陈杨一起去的,陈杨参加的是物理竞赛,据说卷子比数学更难。詹明德对自己考得如何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从最上面往下来找名字。

    就算这次垫底,早晚有一天,她也会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第一排第一个。

    大老师没骗人,卷子整体难度高,许多知识点超纲,所以大家考得都不算好,数学集训班加起来一共八十六个人,詹明德排在中游位置。

    陈杨比她还惨,要不是下面还有几个人,直接垫底了。

    征旗府在教育上,确实是比不过其它几个经济发展好的大府,詹明德默默地将自己的名次牢记于心,发誓下次一定不会重蹈覆辙。

    之后陈杨就见识了一把詹明德对自己有多狠。

    她在火车上说要好好休息,那就好好休息,如今用起功来,也是绝对的心无旁骛,而且詹明德自有一套学习方法,陈杨被她带得也干劲十足,之前她的想法是尽力就好,因为她能进国试已经出乎意料了,是她们学校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成绩。

    詹明德学校比她们学校还偏还小,教学资源还要差呢,但人家没有一点咸鱼想法。

    当天晚上集训班上了第一场晚自习,数学集训班将近九十人,分了三个小班,每个班三十人左右,詹明德所在班级的老师是位小老太太,头发都花白了,却耳聪目明,鼻梁上架着一副银丝眼镜,笑眯眯的模样看起来分外和蔼可亲。

    老太太是国学院数学系的领头人,早到了退休年纪,但不愿意在家享福,便接受了返聘回校发光发热,培养出了许多人才,数学集训的三个班都分到了她的课。

    她对这场将优等生们打得措手不及的摸底考一字不提,甚至连自我介绍都没有便直接开始上课,这课不听不知道,听了才发现老太太水平是真的高,詹明德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块干瘪的海绵,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

    据陈杨说,夜里詹明德嘴里都念念有词地计算着数学题。

    集训班的生活很紧凑,但也有轻松的时候,因着集训地前身是皇庄,改建后还留了一部分做农场,朝廷始终坚持做官从政不能五谷不分,所以詹明德还去体验了一把给奶牛挤奶!

    她向来做任何事都能做得极好,便是不擅长的,学了之后也不会太差,没想到在挤牛奶时遭遇了挫折,不知怎么回事,试了好几回都是失败的,最后一次还把奶牛给弄疼了,幸好旁边的挤奶工眼疾手快,不然詹明德可能要挨一蹄子。

    她沉默地接受了自己可能不擅长挤牛奶的这个事实。

    但不得不说,三五不时的体验生活,的确让学生们在沉重且高难度的集训中得到了难得的轻松时刻。

    詹明德的天赋毫不掩饰,尤其是在有好老师的情况下,更是被彻底挖掘,老太太在三个集训班上课,可以说这三个班里的学生,个顶个都非常优秀,但要说谁给她的印象最深,那詹明德当仁不让。

    这孩子年纪不大,却异常早熟沉稳,而且头脑非常灵活。最关键的是,老太太能感觉得出来,詹明德本身基础不算特别好,甚至可以说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最初的几次考试中,她的名次都不算靠前。

    然而多看两眼就会发现,詹明德的名次一直在进步,要知道能进集训班的哪个不是天之骄子,大家在智商上的差距不会特别大,詹明德在进步的同时,别人也一样的进步,这种时候能将她人甩开距离,足以说明她真的很厉害。

    詹明德每天回到宿舍后,还会将当天的学习心得记录下来,所做的卷子跟习题,她也都装订起来保存,这是给一号准备的,她们俩记忆不互通,等一号回来恐怕要从头学起,有了笔记跟题集,就能节省许多时间。

    这事儿,詹明德没跟一号提,好像说出来就是在邀功,怪难为情的。

    不过詹明德身上最让老太太欣赏的,还是她的坦诚与大度。

    不像男人扎堆的地方,总是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詹明德所在的集训二班二十九个人全是女生,大家在学业上互相竞争,但课后却又在一起彼此探讨共同进步——老太太看在眼里,是詹明德带了个好头。

    孩子们都很聪明,也都很骄傲,没人愿意主动放下身段示好,毕竟大家是竞争者,所以班里气氛挺冷,每个人都埋头学习,很少与别人往来。

    但总有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的时候,老师又不能全天陪伴,詹明德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懂,她愿意去问别人,也愿意去教别人。

    平时不怎么社交,纯粹是因为詹明德在源国时八面玲珑累了,不想再戴上虚假的面具去维持关系,但詹明德如果诚心想同人交好,世上恐怕没人能拒绝她。

    她实在是很好,很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既亲切又不失礼貌。

    当暑假接近尾声,集训班也将要结束,国试即将开考前,詹明德已经接连六次在小考中独占鳌头,更可贵的是,全班没有一个人不服她,而她还慷慨地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了出来。

    老太太将一切都看在眼里。

    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集训班,虽然在学习时所有人都觉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但真的结束了,又让人忍不住念念不忘,其中人缘最好的詹明德收了不下几十个联系方式,同学们都希望以后能够保持通讯。

    陈杨对詹明德的社交能力表示佩服,她在物理集训班待了俩月,除了自己前后桌跟同桌,还叫不出其她同学的名字。

    回到宾馆后休息两日,但没有多少人真的出去玩,因为两日后国试就要开考,詹明德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被詹雌狠狠鼓励了一番,她老人家原话是这样的:尽力就行,考不好也没关系,以后跟我当个镖师!

    詹明德可不敢保证自己真去当镖师了,等一号回来会有多么崩溃。

    集训期间,她都没有开弹幕器,免得看到什么惹人厌的信息破坏心情,考试前也不打算看。

    不知道是国试卷子难度不高,还是詹明德能力提升,她做题时全程都很轻松,比最后一次小考时答得都快,未免是自己过于自信所以产生了幻觉,詹明德特意检查了两遍,然后提前交卷。

    作为考场内第一个提前交卷的人,不得不说詹明德给其她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很多人最后一道大题都没来得及做,但已经有人做完交卷了!

    府试的时候,大老师跟小老师都希望自己学校的学生能争光,但到了国试,只要是征旗府的学生出头,至于是哪个学校,那已经不重要了。

    詹明德一被两位老师看到,手里就被塞了一瓶水还有一个面包,让她先垫垫肚子,免得用脑过度。

    甜甜的奶油面包细密绵软,一口咬下去还会爆浆,詹明德一边吃一边让老师们放心,说自己感觉挺好。

    她素来比较稳重,基本上如果詹明德说一般,那就是挺好,她要说挺好,那就是很好甚至是非常好了。

    之后詹明德就跟老师们在一起,等其她同学交卷归来,再给她们塞面包跟水。

    考完试大家有志一同地不再提,反正不管考得好不好,都已经考完了,她们要实现之前老师们答应的,在回家之前来个京城五日游!

    大老师早就准备好了攻略,所幸这批小孩都很懂事,不是会到处乱跑的熊孩子,而且难得来一次京城,学生们都想买些特产回去给家人。

    詹明德走在京城宽敞结实的大路上,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中,竟恍惚有种自己身在源国的感觉。

    果然,虽然大曜很好,她也的确很想留下来,但她还是应该回去属于自己的世界。

    肩膀忽地被人拍了一下,一根草莓糖球怼到詹明德脸前,陈杨冲她努努嘴:“吃吗?”

    詹明德笑着接过来并说了句谢谢。

    她也斟酌着买了些东西,准备回去给詹雌还有林承嗣当礼物,不过买的并不多,不像其她人大包小包的。

    第二天的行程是参观国学院,这是集训生们的特权,她们都是极为优秀的人才,未来很可能会进入国学院读书,所以提前参观一下自己的学校也没什么问题。

    国学院前身是大曜的国子监,不过在国子监的基础上做了扩建与改造,占地面积更广,环境也非常好,里头还有从海外来的交换生。

    交换生们来自五湖四海,眼睛头发长相轮廓各有不同,但有个国家的人是能一眼认出来,而且绝对不会出错,正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的。

    那就是海国人。

    原因很简单,海国人实在是太高了!

    她们走在学校里就是一道吸睛的风景线,据说海人的平均身高是一米九,她们身强体壮,运动细胞极为发达,每年国学院开办运动会,海国人都得单独一个赛道,不然别的学生没法玩。

    “听说她们不仅个子高,平均寿命也很长。”陈杨小声说道,“不知道真的假的。”

    号称全世界最长寿的国家可不是浪得虚名,詹明德以前觉得詹雌就很高大了,没想到跟海国人也不能比,她们真的好高!

    因为是在国学院,这里很安全,大老师难得允许学生们自由活动,詹明德就跟陈杨一起四处溜达,她们每人被发了一张饭卡,凭饭卡可以直接在国学院任一食堂内就餐。

    陈杨信誓旦旦道:“我决定了,以后我就要考国学院!明德你呢?”

    詹明德迟疑片刻,不好说答不答应,因为她不知道一号是怎么想的。

    这时身后传来一道含笑的声音:“怎么样,好好考虑一下国学院吧?”

    两人齐齐转身,陈杨不认识对方,詹明德却是认得的,她连忙问候道:“荀教授,您好。”

    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她,“你的同学都说要考国学院了,你不想考吗?国学院的数学系可是世界第一。”

    詹明德不好意思道:“我还没有想好要读哪个学校,我中学还没读完呢。”

    老太太还是笑眯眯的:“你很聪明,以你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跳级,等你来了国学院,还可以当我的学生。”

    陈杨虽然不认识这位老人,但对方悠然的气度就说明身份不一般,所以她比詹明德还着急,甚至悄悄拽了詹明德的衣服一下,示意她有这种好事儿还不赶紧答应下来!过了这村可不一定还有这店。

    詹明德不想敷衍老太太,认真道:“如果我决定考国学院,一定做您的学生。”

    说着,她心下一动。

    老太太不是独自一人,身边还有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她对青年道:“你带这孩子四处逛逛,詹明德,你跟我过来,我这有套卷子,你拿去做做看。”

    青年便对陈杨说:“我带你去物理学院转转?”

    陈杨倏地两眼放光,明明超级期待却还是强迫自己矜持道:“可以吗?”

    “当然。”

    这两人一走,老太太对詹明德招招手:“来。”

    一老一少并肩在林荫小道同行,没等詹明德想好要怎样开口,老太太便问:“你是有什么事情想要跟我说吗?”

    詹明德愣了下,思考了几秒钟,点头道:“有的,有件事……”

    集训班两个月的相处,詹明德很确定这是位正直又慈爱的老人,而且身份地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