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第二十五朵雪花(十二)
其实皇帝对姚老说谎了。
这样的谎言,早在很多年前,当她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时候便曾经有过。
从前的母亲和姐姐不能相认,熟悉的人也不再拥有共同的记忆……但皇帝已经不再是会哭闹着在地上打滚的小孩,她理解并珍惜这段在外人看来十分奇幻的经历,也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
母亲变成了姥姥,姐姐变成了姨母,有时候看见她们带着陌生的眼神,皇帝也会感到失落,但和她目前所拥有的一切相比,这都显得无关紧要。
感情是很美好的,可对皇帝而言,却还是要为权力让步,更何况她也没有彻底失去她们,凭借着小孩子的外表,皇帝可是狠狠地逍遥过一段时间,兴许是因为“隔辈亲”,帝王待她素来宽和,不像从前严厉。
只有她那位新鲜出炉的“母亲”,从来不给任何好脸色。
皇帝成长得很迅速,在作为游魂存在的那段时间里,她总算开了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又应当去追求什么。
帝王上了年纪,朝政稳定,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又有亩产千斤的良种,祥瑞频频,四海来贺,帝王天授,再无任何人敢反驳。反姚党日渐没落,江山交接到皇帝手中时,早已四平八稳,无需提心吊胆。
正如同幼年时一觉醒来便离了身体成了游魂,在皇帝登基那日,太上皇便不告而别,自此杳无音讯。
别人不知道,皇帝却是懂的,那不是这个世界能留下的人,所以对于了了的消失,皇帝大概是最快接受,也最平静的那个。
但当着其她人的面,皇帝还是表现得十分悲痛,免得被看出什么。
她觉着自己早晚有一日也会长眠,结果一个不注意就熬死了全部老友……连最为身强体壮的刘敬诺临终前都在奇怪,皇帝长寿也就算了,大公主为何也迟迟不死?
同样的问题,大公主自己也好奇着呢。
皇帝心想当初自己跟姐姐共享了寿命,按理说也差不多到时候了,功臣碑上的名字刻了一个又一个,偏偏她们姐妹俩长久不衰,耄耋之年依旧耳聪目明能跑能跳,连老花眼的症状都没有。
后来海国前来大曜朝拜,皇帝才恍然大悟——海国人的平均寿命是一百五十岁,这其中可是将海国男人也算进去的,但众所周知海国男人寿数过了五十就叫长寿!
而且,平均寿命,并不代表过了一百五十岁就要死,说不定自己就是那个格外能活的呢?
皇帝并没有继承人。
这是她从很久以前就决定的事情,而在朝中女官逐渐增多之后,也没有那么多碎嘴子的男官来关心她的私事。以她的海人体质,其实能够确保生育安全,且海人头一胎必定生女,但皇帝在经过多方面考虑过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她实在无法接受为了生育便与男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即便能去男留子,皇帝也不愿意。
最重要的是,她不觉得还有出现第四位皇帝的必要,她希望姚氏三皇象征着进步,也象征封建社会的终点。
大曜如今的政权,皇权只占其中之一,六部及内阁经由多年发展,早已能与皇权抗衡,皇帝希望自己活得再长一点,长到能够与姐姐共同见证一个真正平等的世界的到来。
但这个过程必定是充满艰辛险阻的,功臣碑上那一个个名字便是证明。
纳兰茗、刘敬诺、陶澜、简伏丹、尐娘……密密麻麻的名字记载的不仅仅是她们的生平,也是她们对于大曜的巨大贡献。
或是朝臣,或是学者,或是商人……皇帝要守住这个新的大曜,为此她愿意付出一切。
帝王驾崩,了了禅位后离开,初出茅庐的皇帝肩上的胆子无比之重,但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为了不去上书房念书而假装肚子疼的小孩,她雷厉风行地坚持改革,并将所有反对的声浪压下,可即便如此,皇帝还是会感到疲惫。
总有女官会成亲,会生子,会有父亲兄弟丈夫与男儿,血脉与情感令她们变得软弱和犹豫,而大曜的男人与海国男人不同,他们寿命更长,又曾见识过繁荣权势。
也正是在这时,自称夏娃的声音出现了。
她向皇帝提出一个交易。
「你们所在的世界,如今还处于低等文明之中,难道你不想让它进入更高的文明吗?」
想当然是想的,但皇帝又能怎么做呢?
夏娃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皇帝面前,当然,皇帝也不会贸然信任她,但出乎意料的是,夏娃表现的很真诚,虽然她说话有时候不是那么好听……
「你们的世界正处于巨大变革的前期,结果可能好,也可能坏,就像一颗成熟的果子,你猜猜看,它究竟是会被鸟雀啄走,还是会落入土地零落成泥?」
像这样正处于文明进化中的世界,具备着极为强大的能量,不仅夏娃对其虎视眈眈,病毒系统亦然。
如果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夺取政权,令大曜颠倒黑白,重回男权世界,病毒系统将得到惊人的力量,这可比绑定某个人所获得的能量多得多。
好巧不巧,夏娃也想要呢。
她跟病毒系统不同,会跟皇帝联系上,纯粹是靠着与了了的联系,因为同样的冰雪之力,夏娃追踪了了触碰到了本世界,但她如今已与了了解绑,不再具备穿梭世界的能力,所能传达来的也只有微弱的能量。
所以皇帝只能听见她的声音却看不见她。
对于夏娃的话,皇帝没有立刻相信,她问夏娃:“我要如何确定,你就不会抢夺这个世界呢?”
夏娃说:「你不能确定,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场赌注,但和我交易,我能获得力量,你也能如愿以偿,这又有什么不好?」
「你可以亲眼见证本世界进化成功,这还不够吗?」
不得不说,夏娃太懂皇帝在想什么了,她精准地判断了皇帝的需求,并提出皇帝无法拒绝的条件——为什么要拒绝呢?就算失败了,顶多是付出自己的灵魂,但如果夏娃没有欺骗她,大曜就能进入中等文明。
“你想让我做什么?”
皇帝问。
夏娃听出了皇帝的软化,笑着说:「放心,由于我们存在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所以如果我想要在本世界停留,则需要一个载体,我希望你来做这个载体。」
简而言之,她要皇帝做她的世界节点,也就是变相的世界之核,确认和稳定本世界的坐标。
皇帝觉得这无异于是与虎谋皮,因为她无法保证夏娃是否会作为更高次元的侵略者入侵大曜。
夏娃:「不会的,我可是个好人。」
……说自己是好人的一般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为了获得皇帝的信任,夏娃再次搬出了了:「她在这个世界出现过,相信我,如果我要毁灭你们,必会先被她毁灭。」
皇帝不信任夏娃,但她的确信任了了,虽然那是个不怎么说话,也从不给予任何温情的女人,可皇帝从她身上得到了很多,她也许从来不说,但她总是慷慨。
于是两人自此建立起了联系。
夏娃告知皇帝,作为新诞生的主脑,她的能量场还处于不稳定的试行阶段,而她并不想和病毒系统那样,每进入一个世界,都要与世界意识为敌,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暗测测的行动。
当然,她也做不到像母神系统那样,为了维持所在世界的稳定克制己身且不掠夺。
“公平交易”,这是夏娃系统坚持的原则。
所谓公平,便是她付出对方所需要的,对方也给予她所需要的,两样物品兴许价值不对等,但只要双方自愿,就算公平。
同样的,夏娃系统既不像病毒系统一心只想欺骗和吞噬,也不像母神系统那样友善和付出,她自始至终想要的就是壮大自己,早晚有一天连着母神系统跟病毒系统一起吞并,从此垄断市场一家独大。
如此惊人的理想,令夏娃独辟蹊径,开创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赛道。
「只要你活着,我就存在于这个世界。」
皇帝若有所思,问道:“那么我需要做什么呢?”
夏娃:「你什么都不需要做。」
她知道皇帝肯定又怀疑上了,因此不得不试着跟她交流,谁让自己现在还是试行阶段,目前就只能前往了了存在过,且有冰雪之力残留的世界,还远不能像母神系统那样自由选择。
「我需要灵魂,但你可以放心,我所掠夺的,是不顺应自然,被世界意识所排斥的灵魂。如果所在世界的人类没有灵魂,我会掠夺他们的意识,相当于为你们的世界驱逐病毒呢。」
她不求皇帝感恩戴德,好歹说声谢谢吧。
皇帝皱眉,问道:“你所说的,不顺应自然,又被世界意识所排斥的灵魂,是指什么?”
夏娃:「正如你想的那样,这是文明进化的必然结果。」
病毒系统,本质上来说,正是所有世界黑暗与负面的产物,它依附于母神系统,敌视和怨恨于母神系统,正如光与影,当光明占据上风,黑暗便会蜷缩,反之亦然。
这也是它在不同世界兴风作浪的最根本原因,它要确保不是所有世界都能进化成功。
母神系统的使命与它恰恰相反,而夏娃无论是能量还是数据,都远不能与这两大系统相抗衡,因此她选择折中取巧,凭借自己曾身为病毒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具备冰雪之力的主脑技能,追踪了了所在的世界。
据她所知,目前了了还从未进入过高等文明,原因尚且未知。
了了所去过的世界,都将开始文明进化,而在进化的过程中,男性被淘汰成为了一种必然,既然如此,她来捡点漏问题很大吗?她只需要在本世界留有一个节点,为其提供科技帮助,就能源源不断地收集能量直至文明进化结束。
再也没有比她更会做交易的人了,夏娃想。
如今,皇帝所在的本世界便处于文明进化的初始阶段,选择与她合作,只能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夏娃不认为皇帝会拒绝。
正如她所料,在思考过后,皇帝答应了她的提议。
所以病毒系统的出现,皇帝早有准备。
夏娃告诉过她,病毒系统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它并不会单纯地只以系统为名现身,所谓的仙人指路点石成金鸡犬升天……这些统统可以看作病毒系统的化身。
灵泉,空间,红包群,签到奖,异能,预知,重生,穿越……病毒系统会以各种各样的形象出现在重点人物身边,进行欺骗、洗脑、腐化,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最终结果,病毒系统一定会从宿主身上掠夺更多,包括灵魂。
它甚至有可能从婴儿阶段便绑定一个人,只因对方身上具备与之共鸣的能量场,至于宿主最后是否能得善终,病毒系统不在乎。
皇帝到底也是精英人才,曾经亲手炸过帝王的寝宫,她问道:“你说的我有些了解了,也就是说,大曜存在这个能量场异常的人,并且一定会被它选择,对吗?”
夏娃很遗憾地告诉她:「实际上能量场异常的人是很多的,也许你生一场大病高烧五十八度,你的能量场就也能被检测到。」
皇帝:……
高烧到五十八度,那也不属于人类的范畴了。
总之皇帝确认了病毒系统必然会出现在文明进化的世界,也就是说,她所担心的,大曜倒退回百年前,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她毫不犹豫地与夏娃进行了交易。
结果合同都签了,这个自我描述非常强大的夏娃却告诉她。
「由于我还处于试行阶段,所以信号可能会发生一点偏差,希望你不要介意。」
皇帝出于多年会见外国使臣的礼仪,当然是说了声不介意。
……谁能想到她偏差得这样严重,有时候好几年都联系不上!
合着是先给她画个大饼,把她给拴住,等生米煮成熟饭了再告诉她主脑还处于建设中?那皇帝能怎么办?尘埃都落定了,她还能返回不成?合同上可是写了,一旦反悔,则默认为乙方无条件付出灵魂。
……什么菅商啊!
皇帝又开始怀念了了,她宁可跟一座冰山生活一百年,也不想跟满口大话的骗子共处一天。
好在后来她又联系上了夏娃,据说两个世界之间存在无数个黑洞,所以信号时常出问题是正常的,但皇帝对此报以怀疑态度,夏娃现在在她心里就是个满口花言巧语从不说实话的不靠谱盟友,可能对方确实开诚布公,也是真心想要合作,但从不亮底牌且拼命想占便宜却是毋庸置疑的。
总之就是如果皇帝往后退一步,夏娃必定往前抢两步,所以与夏娃相处,态度一定要强硬,绝对不能让她以为自己好欺负,否则一定会被压榨到死。
夏娃对此扼腕非常,感觉每个跟了了相处过的人都像块臭石头,又冷又硬心眼还多,一点都不善良真诚,做个交易还要讨价还价。
身为大曜皇帝,又处于权力中心,皇帝这个节点为夏娃提供了相当多的便利。
作为回馈,她为皇帝筛选出了能量场异常的人选,再由皇帝派人前去调查这些人的身上是否发生过异状。
病毒系统在最初出现时,必定是会给予宿主好处,或是金钱或是权势或是运气,与它绑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走上人生巅峰,查是很好查的。
但皇帝还是有话要讲:“……这么多个,挨个查下去,慎行卫的加班费你来付?”
夏娃的信号当场就不好了,气得皇帝牙痒痒。
不管怎么说,皇帝还是派人按照名单逐个去查,最终锁定了五个可能性较大之人。
一般情况下,顺风顺水的人不会被病毒系统选中,因为人生过于幸福,贪婪就不会太强烈,人心中的阴暗与负面便无法激发,选中这种宿主,利益很难最大化。
阮酥便是皇帝圈定中最可能的一个。
这事儿还得从数十年前说起。
船队刚从海外归来,带来无数祥瑞,帝王的声望响彻天下,无人能比,尤其是在经过试验,发现玉米红薯棉花等农作物适合于本土栽种,百姓吃饱穿暖后,帝王顺势推公主上位,立公主为储君。
这也是反姚党最后一次称得上强有力的反扑,不过也正是这次风波,使得反姚党自此油尽灯枯,彻底没落。
反姚党发疯这段时间,光是了了遭遇的行刺便不下百回,兴许反姚党也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连同陶谏,都因前途无望插手其中。
那一年,大概是帝王登基后,死的人最多、流的血也最多的一年,往后很长一段时间,皇帝都能闻到那股怎么清洗也无法完全去除的血腥味。
朝堂中因此空了大半,帝王借此时机,不仅对反姚党斩草除根,还顺势除去了一批劲敌。不过当时脚步刚刚站稳,帝王并未做得太绝,总算是还留了一部分活口。
陶谏谋害储君,自然落了个人头落地,其府上门客家眷也一一获罪,孙家因此夹紧尾巴做人,无论孙太妃如何悲痛欲绝,也不肯站出来与帝王为难。
随后几年,剩余两位与公主一母同胞的皇男被吓破了胆,终日躲在府中不敢外出,据说即便是在府内,一日三餐也要下人亲自尝过,确认无毒才敢食用。
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没多久,兄弟二人便接连郁郁而终,终究是亲生的孩子,帝王难免有些伤感。
公主的这两位皇兄,兴许是因为胆子太小,又总受到惊吓,成婚多年膝下也没个一女半男,倒是陶谏虽因谋害储君被赐死,几个孩子却都活得好好的。
帝王仁慈,并未因陶谏所犯之罪祸及妻儿,因孩子年岁尚幼,帝王便秘密派人将这些孩子隐姓埋名,送与殷实人家收养,假以时日长大,无论女男,尽不知渊源,自然也就不会与朝廷为敌。
但其中总有漏网之鱼。
被帝王圈为重点观察人选的阮酥便是其中之一。
说到这阮家,也算是大曜经久不衰的一个家族了。
他们家的老祖宗与陶氏开国皇帝并肩为战,其情胜过手足,奈何老祖宗死后,阮家风光不再,在京中也就排在中等,不甚起眼,也有些存在感。
陶谏如日中天时,阮家曾有人于皇子府为门客,后来陶谏获罪前,阮家不知为何先一步脱身,因此当陶谏被问罪,其手下门客尽皆斩首之时,阮家竟就此逃过一劫!
后来男官没落,世家凋零,矮个里头拔将军,终于也到了阮家出头之时。
但正如詹雌对詹明德所言,阮家多年来名声寥寥,其实并非怀才不遇,实在是这一家人有些问题,贪污案也好,人口贩卖也好,阮家还真在其中有所牵连。
不过阮家胆子最大的,还是留下了阮酥。
准确些来说,阮酥不应该姓阮,应当姓陶,陶谏的陶,亦是陶氏江山的陶。
陶谏对公主出手前,隐隐有种不祥之感,他又惯常谨慎,行事极为小心,因此在动手前,也为自己留了条后路。
只要陶氏血脉尚存,终有一日定能拨乱反正,重扶朝纲!
而之所以选择阮家,也正是因为阮家不起眼,却又足够贪婪。
可惜阮家抱走的那个孩子身体不大好,此事帝王知晓,只是没放在心里去。
詹明德若是在这里,一定极为惊讶,因为她从未想过阮酥身份有异常,实际上阮酥名义上是阮家的孩子,却与陶氏有所关联,这也是他身上能量场异常的来源之一。
皇帝认为,病毒系统如若当真于本世界出现,那么选择阮酥的可能性,要远远大过另外几个候选人。
事实证明皇帝猜测的是正确的,只不过因为夏娃的出现,中途出了一点意外,病毒系统不仅绑定了阮酥,还将两个不同世界的詹明德给弄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