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久安十年 正文 第27章 辞旧迎新(二)

所属书籍: 久安十年

    第27章辞旧迎新(二)

    许完愿,烟花依然盛开得灿烂,久安和程叙相视一笑。

    不知为什么,比起这盛大的烟花,久安却更想偷偷看烟花下程叙的样子。

    趁大家都不注意,久安时不时侧头偷瞄程叙一眼,等程叙想低头时,又赶紧悄悄移开目光。

    就在这一来一回的偷瞄中,久安惊讶地发现有一个人也完全没有在欣赏烟花——

    也许是夜色和烟花的笼罩令人大胆,王若楠就在稍微远一点的位置,安静又专注地看着叶申,用一种久安从未见过的热烈又真挚的目光。

    许是注意到久安投来的探究目光,王若楠也回神望了久安一眼,坦诚一笑。

    反倒久安像是不小心撞破了什么秘密似的,不好意思地收回目光,擡头继续欣赏起烟花来。

    烟花整整持续了十五分钟,大概是永城市政府这些年来最下本的一次。

    “今天真没白来,烟花也太美了,洪陶叫她来不来,就后悔去吧。”马思雨嚷嚷。

    “可不是么。”张烨说,“不过现在人好多啊,咱们怎么回家?”

    猴子向四周张望了一眼:“打车估计悬,咱还是老老实实坐公交吧。”

    随着烟花的落幕,整个新年倒计时活动也走向尾声,广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去。

    这个时候,想要打到车是不可能的,幸亏永城市政府早考虑到了今晚可能会出现的人潮,将公交车运营时间延长到了凌晨三点。

    程叙看了眼附近的公交车站,那里早已排起长龙,估计每条线路的公交车都得连续来个三四辆,才能把人都清走。

    “饿了吗?想不想吃馄饨?”程叙问久安。

    “这么晚哪儿还有馄饨?”

    “就我和你说的兴宁路的那家,老板是每天夜里十点出摊,要一直忙活到早上十点,现在肯定还开着。”

    “对啊,反正公交也挤不上去,咱们干脆去吃碗馄饨吧,好久没吃老王头的馄饨了。兴宁路正好是上一站,走过去也不太远,人肯定也比这儿少。”叶申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提议。

    就这样,这帮一中的孩子们分了流。

    着急回家的就使出在一中校门口挤公交的诀窍,钻入了附近的候车人群。

    剩下一半儿决定走到上一站,顺便吃碗馄饨。

    久安知道有些晚了,长这么大,她还从没在晚上九点后回过家,更别提现在已经过了零点。

    可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她真的很想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

    久安跟着程叙,往兴宁路走去。

    这个晚上好像一直在走路,但神奇的是居然一点也感觉不到累。

    在那个还允许摆路边摊的年代,久安第一次发现,深夜的街头居然一点儿也不冷清,每家烧烤摊前都坐了不少人。

    大家搓着手围在小桌上等烤串儿,还真挺有气氛。

    “没见过吧?现在是冬天,夏天更热闹。”叶申说。

    久安点点头:“我从没这么晚还在外面过,你们俩好像总是很晚回家哦?”

    “我俩是男生嘛,家里不咋管。”叶申笑道。

    在兴宁路路口,果不其然有这么一家馄饨小摊,远远望去只见煮馄饨的大锅上方连绵不绝地腾着白雾,把冬夜都烘暖了。

    “哟,你俩好久没来了,上高中了吧?”仿佛是旧识,摊主老王头一见到程叙和叶申就热情招呼上了。

    “是啊,王伯伯,好久不见。”程叙回道。

    “还在一中?”

    “嗯,不过高中部搬到高教园区了,还住校,所以过来不方便了。好久没吃您做的馄饨了,快想死我了。”叶申占了两个小桌,招呼大家坐下。

    “哈哈,今天馄饨管够,这锅生煎也快好了,一会儿一起给你们端上来。”老王头开心地忙活起来。

    “哇,这个馄饨果然很好吃,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而且特别鲜美。”久安赞不绝口。

    “那可不是,我和程叙初中吃了三年。”叶申说道。

    程叙喝了口汤:“老王头每天白天熬鸡汤,晚上出摊,鸡汤馄饨能不鲜美么。”

    马思雨不满:“我也在这儿呆了三年,你们怎么从没说过这儿有家这么好吃的馄饨呀?”

    “哈哈,现在发现也不晚嘛。”叶申笑。

    一碗馄饨下肚,整个人都热乎起来。

    “这下真的该散了,时间不早了。”叶申看了看表,时针已经走向一点。

    互道告别,程叙、叶申、久安三人坐上了难得空荡荡的359。

    不一会儿,叶申到站,笑着向程叙使了个眼色就下了车。

    到海晏府站的时候,程叙却没下车。

    “你不下车?”久安问。

    “太晚了,还是送你到家吧,不然怕不安全。”

    “哦。”久安略带害羞地接受了这个安排。

    离开市中心,凌晨一点的街道空荡荡的,好像这才是深夜该有的样子。

    久安和程叙走在回家路上,路灯把两个人的身影拉得老长。

    明明隔着不少距离,影子看起来却贴在一起,搞得久安怪不好意思。

    “元旦三天干嘛?”程叙问。

    “在家好好看书吧,也快到期末了,得好好努力了。”久安老老实实地回答。

    “哦,那你加油。”

    “你也得加油吧?小心期末第一宝座不保。”久安不服气地向程叙扮了个鬼脸。

    程叙挑眉:“哦?那你可以拭目以待。”

    走到一个路口,久安停下脚步,怕再送远一点会被妈妈看到。

    以久安对妈妈的了解,自己不回家,妈妈是不可能睡的,说不定正在窗口盼着她呢。

    “就送到这儿吧,我家就在前面了。”久安指了指前面那幢房子。

    “好,元旦后见。”程叙像是知道久安在想什么,也没坚持。

    “嗯,元旦后见。”久安冲程叙挥一挥手。

    “欸?等一下。”久安没走两步,突然又被程叙叫住。

    久安回头:“怎么了?”

    “差点忘了,喏,给你。”程叙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蓝盒子。

    “这是什么?”久安疑惑地打量起小盒子来。

    “新年礼物,回家拆吧。”程叙笑笑,“赶紧回去吧,太晚了。”

    “嗯,那好,你回去也小心点。”久安把盒子藏进衣服兜里,再次向程叙挥手告别。

    家里果然留着灯。

    盼到久安回来,李媛媛一边抱怨怎么搞得这么晚,自己有多不放心,一边催促她赶紧上床睡觉。

    洗漱完应付完妈妈,久安躲进房间,蹑手蹑脚地拿出藏在外套里的小蓝盒子,轻轻打开——

    居然是那条莫比乌斯环项链!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爱你如初、永远不变……”店主的话语在耳畔响起,久安又惊又喜,又有些愣住了。

    久安把项链放在手心轻轻抚摸,又戴上对着镜子端详了半天,最终还是摘了下来放回盒子,藏到了抽屉最深处。

    想了一会儿,久安起身打开电脑登陆Q,点开程叙的头像留言道:“谢谢你送的新年礼物,我很喜欢。我会好好保存的哦,留着高考后再戴。”

    并附上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很多年后,久安还会在梦中重逢这段时光。

    冬日清晨里的阳光,许下诺言的少年,零点绚烂的烟花,还有街头暖暖的馄饨……

    漫长岁月里,人来人往多是过客,唯有付出真心的日子真实又珍贵。

    今年过年早,一月底放寒假,所以元旦一过,就进入了紧张的期末冲刺阶段。

    301宿舍里,大家闲聊天也少了,纷纷加入王若楠打手电看书的大军。

    马思雨打着手电翻了几页化学,叹气道:“为什么世上要有小考、大考、月考、期末考试,如果没有考试,学生时代该是多么快乐啊。”

    张烨嗤笑:“别忘了还有高考,那才是大boss。”

    “你们说程叙这天天考第一的,晚上会打手电看书吗?”马思雨突然问道。

    “看起来不像,他还天天去篮球队训练呢。我们用在看书做题上的时间肯定比他多多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王琳嘟囔。

    “久安,你能不能问问程叙,他有什么秘诀?你俩不是熟么。”马思雨冲久安说。

    “啊?行是行,不过也不知道他的方法对我们适不适用。”

    “这倒也是,天才和凡人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说不定在我眼里难上天的题目,在人家那儿就是送分题。”马思雨感慨。

    “说实话,我都有点后悔来一中了。原来在初中觉得自己还挺不错的,怎么来了这儿,什么都这么费劲儿呢。”叶文怡感慨:“你们说,当初如果去个普通中学,是不是能感觉好点儿?”

    余雯雯立马否定了这个念头:“想什么呢你?别忘了最终是高考,那可是全省大排名,最后你还是得跟最优秀的这帮人比。”

    “勤能补拙,天分不够,努力来凑吧。”王若楠冲大家闪了闪手电。

    大家不再说话,举着手电低头窸窸窣窣地继续翻起了书。

    可能是前一天用功到太晚,第二天早自习,久安和余雯雯趴在桌上,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

    叶申和程叙卡着点进教室,一走过来就发现前桌蔫儿了的两个人。

    “你们这是咋了?”叶申问。

    “别提了,昨晚跟着若楠打手电看书,看太晚了,今天差点儿起不来。”余雯雯打了个哈欠。

    “这么用功?程叙小心你期末第一宝座不保啊。”叶申撞了撞程叙的胳膊,打趣道。

    程叙却皱眉:“晚上用功,白天睡觉,得不偿失吧?”

    “得了吧,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我们真觉得时间不够用,马上就要期末考了,九门功课,感觉复习不过来呢。”久安叹气。

    余雯雯接着说:“是啊程叙,昨天我们宿舍还拜托久安,想让她请教下你有什么学习方法呢。”

    “哦?拜托久安?你们宿舍很会选人哦。”叶申坏笑。

    久安瞪了一眼叶申,转头认真地问程叙:“说真的,数理化,你能不能帮忙整理一下呀。上次你给我的数学和物理笔记,还真是挺好的,看了以后我思维清晰多了,那次考试也进步了不少分呢。”

    “好,我今天先把数学整理一下,明后天再给你其他的。”程叙爽快地接过了这个活儿。

    301宿舍的女生们接到程叙笔记的那一刻,内心是震惊的。

    “我就随口说说,程叙还真给弄啊?”马思雨惊叹,“洪陶,我感觉程叙真的跟初中大不一样了,你觉得呢?”

    “……可能是吧。”洪陶无奈回应。

    王若楠接过笔记认真看了起来,上面知识点的分布按照关联性串联在一起,完全打乱了教科书的顺序,每个知识点下面,都列举了最有代表性的几道例题。

    其实程叙的这套方法,有点类似十年后流行起来的思维导图,但当时大家没有这么时髦的概念,大部分人也只会跟着教科书走,完全没想过要打乱教科书按自己的理解来整理。

    “原来程叙是这么学习的,难怪效率这么高。”王若楠感慨,“久安,这笔记今晚能先借我看一下吗?我抄一下,明天就给你。”

    “没事儿你先看,我们轮着看,我今晚打算背历史。”

    “久安你真大方!”马思雨狠狠地拥抱了久安,“这次期末我真打算好好冲一下,每次都中游偏下,快被我爸妈说死了。”

    “嗯,咱都好好考,考得好能过个好年。”久安点点头。

    不知不觉,不光在301宿舍,程叙整理的笔记也悄然在整个一班流传开来。

    班长吴亮拿到手时,已经是第N份拷贝版了。

    自从程叙恢复正常后,他再也没考过第一,心里很是憋了一股劲儿。

    同是聪明人,这份数学笔记吴亮仔细从头看到尾,花了不过一个小时。

    与其他同学不同,别人震惊的是程叙的思维方式与归纳能力,吴亮更惊讶的,是程叙怎么会愿意把它分享出来?

    他这样毫无保留地把秘籍教给大家,是因为无私?还是太过自信?

    觉得即使这样,依然没人能超得过他?

    吴亮朝程叙看去,他那儿围了一圈人,似乎都在请教学习问题。

    这也太奇怪了吧?

    吴亮依稀想起刚开学的时候,除了和叶申一起,程叙独来独往的,和谁都不说话,大家也不敢跟他说话,什么时候他的人缘变这么好了?

    和吴亮一样困惑的还有程叙。

    他万万没想到这份笔记会带来这样的轰动效应,连数学高老头都找了他好几次,把他从天上夸到地下,恨不能立马换他当数学课代表。

    程叙虽然比之前开朗了不少,但平时交流多的依然只限于叶申、久安和宿舍里猴子包包他们。

    所以当第一次有不熟悉的同学战战兢兢地拿着笔记过来向他问问题时,他一下子竟也不知作何反应,看得叶申在旁边直乐。

    没一小会儿,程叙不光愿意给大家分享笔记,还愿意给大家讲题的消息就在班里传开了。

    真来请教问题的、怀着小心思的小女生,都纷纷壮起胆来跟程叙搭话,搞得每个课间,程叙周围都热闹无比。

    在应付完一波儿前来问问题的同学后,久安回头朝程叙一笑:“如果这次期末我们班数理化考得好的话,可要给你记一大功。”

    程叙无奈地扶额:“可我原来没想到会这样啊……”

    “程叙。”久安顿了顿,认真地看向程叙的眼睛,“可我觉得特别好,真的,特别好。”

    看着久安真挚的笑容,在那么一瞬间,程叙有种错觉。

    仿佛所有旧的、不愉快的都已经彻底翻篇儿,他真的告别了过去那个孤僻的、阴郁的自己。

    未来的日子,目之所及、皆是阳光,心之所向、皆是坦途。

    辞旧迎新,2005一定会是个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