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市场不好的时候,竞争更加激烈
戴文的行程一拖再拖,直到A&B把对证监会问询函的回复递交上去,他才离开。虽然他有不少听上去极为合理的借口,但是乔安总觉得他是为了她才留下的。她怀疑自己是自作多情,但是戴文这段时间对她的关心和保护肉眼可见。她写的每一稿他都要看过,觉得没有问题,才让她发给谢莉审阅。谢莉审阅过后的他还要再看一遍。
“我怕你埋头苦干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背了锅。”戴文半开玩笑地解释着。
这是一种很窝心的感觉。乔安有的时候会回想起丰收项目第一次交表前的印刷商,当时她多少也是被戴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不加掩饰的偏袒打动。
戴文离开香港以后,乔安的生活似乎一下子空了很多。大部分项目都已经停摆,和路易的美股SPAC在密交美国证监会后,就一直在等待证监会的审核问题。她有时惊奇地发现,她在办公室里无事可做,照领工资——这可是她入行以来从未经历过的。
上半年A&B招的新人开始陆陆续续入职,所有人入职以后也都是没有事可以做,彼此小心地交流和试探着。
九月份的时候,和丹妮分享同一间办公室的室友,传说中的蒂凡尼,终于入职了。
新人入职,谢莉照例带着乔安和查理去送温暖。他们结伴走到蒂凡尼的办公室门前,玻璃门关着,门边写着两个名字,在上面的是DannyZhang,在下面的是TiffanySong.
“蒂凡尼…这什么非主流名字啊。”查理盯着那名牌嘟囔着,“我还卡地亚呢!”
乔安不禁莞尔一笑——丹妮也发表过同样的感慨。她还没说话,谢莉就敲了敲门,推门而入。
这间办公室原来属于丹妮一人独享,此时又添了一人,丹妮的桌子被移到了办公室里面,另外加了一张桌子给蒂凡尼。乔安他们一进门,就看到蒂凡尼正在兴致勃勃地往桌子上摆各类小物件。丹妮坐在里面那张桌子后面,脸被电脑屏幕遮得严严实实。
见到老板进来,两个年轻的律师都站了起来。
“坐,坐,别紧张。我们就是来看看。”谢莉微笑着,语气非常和蔼。然而她天生长了一张瘦骨嶙峋的脸,眼眶深陷,脸颊消瘦,因此虽然笑着,也给人感觉有种森森的寒气。新来的蒂凡尼听话地坐回座位上,显然有些忐忑不安。
“之前面试的时候,大家也都见过了。”谢莉说道,“再重新介绍一下,我是谢莉,这是查理,这是乔安。”
“大家好,我是蒂凡尼。”蒂凡尼也自我介绍道,“我今年从某法学院JD毕业,考完纽约bar,就赶紧搞定签证来入职了。很高兴见到大家,以后有什么项目希望可以带上我。”
乔安和查理对视一眼——这个蒂凡尼一言一行落落大方,说话也很周全。比起丹妮入职时候紧张又冒冒失失的表现,要成熟不少。
“好啊,这个工作态度我很欣赏。”谢莉说,又问乔安和查理,“你们最近有什么项目可以把她放上”
其实乔安和查理的项目要么暂停了,要么就在重新评估时间表,没有什么事可以给蒂凡尼做。谢莉显然知道,却把球踢给了乔安和查理。
“我有个项目,正在写第一稿业务章节。”查理硬着头皮说,“时间表推迟了,所以也不太着急。要不然先把你放上去”
“好。”谢莉高兴地回答,“那查理,你带着她熟悉一下。”又对蒂凡尼说:“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查理。”
查理笑了笑,显然不太情愿。他对新人一向没有耐心。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是不愿意当保姆。
但是比查理更不开心的是坐在房间里一直被忽视的丹妮。她连笑一下都省略了,冷着脸看着自己的电脑屏幕,似乎是假装自己不在房间里。
晚上,左伊和乔安通了个电话。
“你们所要火了。”左伊说。
“什么火了”
“网红入职啊!这你都不知道”左伊笑道,“你等着,我给你发个微博链接。”
说着,她就把一个链接转给了乔安。乔安点开看,是一个九宫格照片,第一张图就是A&B前台的照片,A&B的logo清晰可见。其他的照片有A&B会议室的窗外的楼景,有办公桌上的小摆件,有中午吃饭的美食图。乔安看了一眼ID:滴滴滴凡尼。
“她呀!”乔安恍然大悟,“蒂凡尼,我们组的新人。”
“你们时候招了这么一尊大佛来”左伊问,“她可有名了,上学的时候就在网上很活跃,经常分享法学院日常。还在某乎上回答和法学院相关的问题,写了不少热门的经验帖。”
乔安也很意外。她再次审视蒂凡尼发的照片,也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有点水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照片大家都会照,偏偏蒂凡尼拍出来的就赏心悦目,不仅构图美观,更重要的是显得很有意思,让人很容易代入她的视角,感受到入职新工作迎接新生活的期待感。
“我们这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也不知怎么就把她收了。”乔安笑道,又叹气,“可惜现在市场冷淡,没什么项目给她做。白白浪费了她开工的热情。”
说到这个,左伊的语气也严肃了起来。她问:“你们所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你也知道,市场好的时候疯狂招人,市场不好的时候人多了容易内讧。”乔安说,“现在尹荷和Katherine整天明争暗斗,我看谢莉和路易也在相互较劲。”
尹荷在两年前高调入职,然后带来了大量的教育项目,在A&B里平步青云,风头比一直兢兢业业做传统行业项目的Katherine要高得多。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不仅尹荷的靠山倒台,整个教育行业也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倒地不起。
但是地产板块也茍延残喘,Katherine手里的项目境况也不怎么好,未来的pipeline更是缺少新项目。放眼整个市场,一片死气沉沉,唯独医药行业还算是有点活跃,尤其是这几年火起来的18A生物科技公司。
然而18A的市场早就被S&M,S&B等几家头部律所占据并且垄断。A&B本来擅长的是传统行业,在尹荷来了以后又集中精力做教育,失去了抢占市场的良机,再想从已经趋于饱和的18A市场里分一杯羹,就很难了。
虽然艰难,但是这也是唯一的出路。尹荷和Katherine两个人都赶到内地,各自用尽浑身解数到处pitch市场上仅存的18A项目。当市场上项目不多的时候,同一个律所的两个香港合伙人之间的竞争,比不同律所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乔安早就听到传闻,说尹荷和Katherine已经势同水火,关系甚至比从前苏飞和Katherine的关系更加紧张。
至于路易和谢莉之间的竞争则要委婉很多。路易一边在努力pitch美股SPAC,一边准备回内地隔离,去配合尹荷pitch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港股项目。谢莉手里没有自己的项目,只能在香港不断约见各个投行,试图从投行的关系突破,求投行推荐A&B上项目。据说谢莉也想去内地拉客,可惜抽不开身。自从她母亲去世后,她把父亲从美国接到香港一起生活。她父亲年纪大了,和她的家人、小孩、菲佣一直没能和谐相处。家里乱成一锅粥,她要花不少精力陪伴父亲,安抚家人。
当然,关于谢莉的八卦都是丹妮听秘书们讨论再转述给乔安的。真实性很难保证。
这些背景乔安当然不方便和左伊说。她只好把话题引到别处,问道:“你们DCM怎么样现在市场上几乎没有活跃的地产上市项目了,你们发债会受影响吗”
“地产债比原来少太多了。往年这个时候,上市公司刚出半年报,不少发行人都是要趁这个机会发一笔的,我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闲情逸致和你打电话。”左伊无奈地笑着。
“你们还有别的项目吗”乔安问,对于发债她了解得不多,唯一知道的债就是地产公司发行的高息债。
“有倒是有。”左伊道,“就是整个市场和之前没法比了。”
她们本来是想聊一下八卦,最后不知为什么落脚点又落回工作上。市场情绪不好,她们虽然只是小土豆,但是情绪也多少受到一些波及。挂了电话以后,乔安坐在窗边的小沙发上,觉得心情有些低落。
戴文的电话在这个时候打了进来。
“喂”乔安立刻接了,“正想你呢,怎么这么准时”
“乔安。”戴文的语气很匆忙,“你一个人吗”
“嗯,我在家呢。”乔安回答,她望向窗外,夜空里挂着明月。中秋还没到,月亮未满,像是被挖走了一块的糕点。她说:“最近项目不怎么活跃,回家早。”又忍不住补充道:“如果你在就好了。怎么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永远都有工作要忙,你一离开,反而闲下来了。”
“那我如果告诉你,你接下来有的忙了,到底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戴文调侃着,又清清喉咙,道:“不开玩笑了,我打电话是想告诉你,证监会对丰收项目的follow-up问题来了。”
“Follow-up问题是什么性质相当于我们答题时的第二轮吗”乔安有些懵,一方面是除了丰收项目以外,没有接到过证监会的问询。另一方面是距离他们递交回复已经过了将近两个月,乔安以为这件事已经不会再有后续。
“证监会的调查是一个过程。”戴文说道,“新的题目还没有通过邮件发过来,但是有和尹律师熟悉的人已经打电话告诉她了。”
乔安内心仿佛一下坠入冰窟。她问:“有新的题目吗”
“新的问题倒是没有,还是围绕着之前那两个方向:披露和国际承销协议。”戴文说,“问题比上次少了很多,不过集中在几个点上。”
“哪几个”
“披露的方面,现在证监会的疑点是项目过程中的尽调不充分。”戴文说,“他们现在的调查集中在公司监管账户的披露上。在去年春天,联交所收到两个投诉函,一个是关于业主预售了精装房,但是没办法按时交房。另一个是关于公司没有及时向当地的金融机构还款。”
对于这两封投诉信的披露,乔安已经再上一轮答题中回复过,她的记忆还很清晰。她问:“尽调是投行需要做的,和我们没关。披露的方面还有什么问题么”
“这两封投诉信里涉及的问题,似乎在公司其他项目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公司今年爆出来的几个社会新闻,也是类似的还不上贷款以及预售房烂尾。这其实说明公司的流动性、偿债能力、资金监管和监管账户合规性都有系统性的问题。证监会在问当时的尽调是否覆盖到了公司其他项目以及整体的合规监管和流动性管理,以及为什么没有做披露。”
“这是一个尽调问题。”乔安敏锐地捕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尽调问题是保荐人负责,证监会不应该问我们。”
“我知道。但是这不是我们平时做项目的常规性答题。所以平时的那套思路可能不太适用。”戴文耐心地解释着,“证监会肯定问了保荐人更多的尽调方面问题。我们作为律师只是配合调查。我猜证监会可能是想印证一些保荐人给他们的答复。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好了,足够确认了再回答。”
“这个我要想一想。当时的情况实在太混乱。你知道,那个时候我们先答了联交所第一轮题,又答了证监会第一轮题,还进印刷商。那时候谢莉母亲去世,我们人手不足,忙得天昏地暗。好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乔安捏了捏眉心,“还有别的问题吗承销协议的问题是什么”
“承销协议的问题证监会现在聚焦在一家小承销商上——就是你说林延有一次发错微信提到的那个小承销商。”戴文说,“上次我们的回复很简单,没有主动透露林延发错微信给你又撤回这件事。这一次证监会主动提起这家投行,问我们当时的情况以及有没有疑点。所以恐怕这一次要讲一下这件事情。”
承销协议是让乔安最不安的一点,她回答:“上次我基本所有知道的信息都告诉大家了,我已经不知道更多信息了。”
“嗯,这次要落在笔头上写出来。”戴文说,“就这两点,但是都需要慎重回答。要不然我先帮你梳理一下思路”
“我需要想想。”乔安说,“尤其是投诉函那个,当时太混乱,我有点记不清是怎么讨论的了。”
“喂喂”戴文那边的声音忽然小了很多,“乔安,你在说什么”
“我说我需要想想再写!”乔安喊道。
“我这边信号不太好,有点听不清。”戴文说,“这样吧你先想一下,然后发微信告诉我你的思路,可以吗”
乔安还没有说话,戴文就把电话挂了。乔安看着手机愣了愣神,才想到根本没有问戴文证监会这一次会给他们留出多少时间,以及什么时候会邮件发来正式的题目。
不过任何答题,都是赶早不赶晚。她叹了口气,打开电脑,开始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