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她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乔安回到家的时候,才晚上十一点多。这个时间回家最尴尬:成家有小孩的人已经开始休息,而单身的人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乔安在楼下按电梯,猜测戴文的夜生活应该还远没有结束。她忽然感到落寞——不是因为孤身一人而寂寞,而是因为想到戴文此时大概还在同别人在一起谈笑风生,从而心中升起一种酸涩的落差感。
电梯“叮”的一声到了底层。她走进电梯厢,迟疑片刻,按下戴文所住的楼层。她心里暗想,如果戴文此时已经回来,那就让之前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统统翻篇,就当没发生过。但是如果他没有回来…那就继续冷下去吧。她生活中已经有太多千愁万绪需要操心,没有多余的精力去仔细经营一段可能从根本就有问题的感情。
戴文住在高层。电梯门打开,她走进灯光昏暗的走廊。戴文住的那间公寓她已经不陌生。她按了门铃。一声、两声…她屏住了呼吸,一颗心砰砰地跳着。那一刻,她忽然意识到她还没有想放开戴文。虽然理性上她知道戴文可能有种种问题,就像左伊说的,戴文和她从内核上就不是同一种人,或许适配度很低。但是吸引本身是没什么道理的。有的时候,越是不匹配,就越是吸引,就像是磁铁的两极。她不知道戴文被她哪方面吸引,或许是丹妮所说的“质地很硬”,或许是戴文抱怨的“冰山似的冷漠”。而她却被戴文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温度吸引。明明知道他光鲜而温和的外表之下,可能隐藏的是不堪的内心。但是越是如此,她就越是贪恋。她无法做到全然理性。不然她如今要么早就步入对自己有利的婚姻,要么就断绝对感情的幻想和期待,根本不会和戴文开始这一段感情。
就像是抛硬币的时候,人们往往可以看清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乔安站在戴文公寓门外等待他开门的时候,也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她不看好这段感情,但是又割舍不下对戴文的迷恋。
门开了。
戴文站在门边,穿着一身居家服,看到她在门外,他似乎有些吃惊。乔安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没由来的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幸亏她还没有放弃他,幸亏他们还算是在一起。
乔安忍不住紧紧地抱住了他。戴文身上是她熟悉的洗衣液的味道。她把脸埋在他的怀里,闷闷地问:“你怎么回来这么早”
“我没有出去。”戴文的手臂换过她的后背。他解释道,“卢卡密接了,在等核酸结果。我把预约取消了。”
乔安擡起头,道:“我很想你。”
这种感觉显然是双向的。戴文吻住了她。两人的唇舌相接,从试探变得纠缠,在纠缠中变得柔软而热情。戴文的一只手扣着她的后颈,那温度让乔安想到北方冬天里烧热的炭,带着危险的火星,简直要把她灼伤。
那天她在戴文那里过夜,他们就算是和好了。几天的冷战造成了小别胜新婚的效果,他们又度过了比之前更为甜蜜热络的一段时间。冷战的原因两个人都没再提。戴文也小心翼翼地没有再对乔安的工作发表看法。这种过分客气反而让乔安感到有些生疏,但是除此以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应对方式。
乔安本来是一个很直接的人。但是在这段关系里,如果真的把话说开,体面的不体面的全都摊在两人面前,似乎他们就完全没有路可以继续走。所以他们只能心照不宣地摸黑走下去,谁也不知道这段感情的终点会在哪里。
没多久,春节临近了。由于海峡两岸尚未通关,乔安不打算回家过年。她找了个时间,给家里打了电话。
“喂”乔安爸爸接了起来。
“爸,是我。”乔安说,“你们最近怎么样奶奶的身体还好吗”
“哦,小云啊。我们还行,你奶奶也是老样子。你等一下。我把你妈喊来。”乔安爸爸说,在电话那头对乔安妈妈叫道,“喂!快过来!小云打电话来!”
乔安莞尔,她父母做了一辈子的夫妻,把彼此的名字简化成一个“喂”字。这也是白头偕老的一种方式。
乔安妈妈很快接了电话,她道:“小云啊,你春节回来吗”
“妈,我今年不回来了。”乔安说,“现在还没有通关,回去大概要隔离两、三周的时间。”
“哦,我知道了。”乔安妈妈语气很失望,抱怨道:“你这一年也不回家看看。”
“这一年都有疫情啊,回去很难。”乔安道,“我在网上给你们买了点年货,留了家里的地址和你的手机号。你记得收一下快递。”
“净买那些没有用的玩意,乱花钱!”乔安妈妈抱怨着,没说两句话,又提起乔安的婚事,“你啊,正经事也不做——我问你,今年谈成朋友了没有”
“没有特别合适的。”乔安说。
乔安妈妈怒道:“我看你压根没努力!你如果把你工作的劲头,拿出一半用来找对象,你现在早就嫁人了,估计孩子都能抱上一两个了。”
乔安无奈道:“妈,我真的努力过了。确实没有合适的。”她心里暗想:包括戴文。
“你努力什么了!”乔安妈妈依然很不满意,“我看你肯定是眼高于顶,谁也看不上。找对象这件事,哪里有各方面都完美的你要睁大眼睛去找,看到差不多的就得了,反正怎么样都是一起过日子。你也不要总像小姑娘似的,追求那种虚无缥缈的感情。我是过来人,我告诉你那种感情都是靠不住的。能找一个在一起过日子的就行!”
本来的贺年电话,最终还是变成了催婚。乔安听妈妈絮絮叨叨地念了半个多小时,门铃响了,乔安以此为借口挂了电话。
她三步两步跑去开门,戴文站在门外,手里拿着几枝腊梅。
“喏,给你来增加点节日氛围。”戴文在她脸上飞快地吻了一下,把腊梅放在玄关的鞋柜上,“你干嘛呢”
“给我家里打电话。”乔安说,“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
戴文笑道:“那和我过年呗。”
“好啊。”乔安道,心里有些不安,“还有别人吗”
“就还是那些人,大部分你都见过。”戴文道,“你会介意吗你介意的话,倒是也没有必要偏要凑到一起过年。”
“那些人”指的是戴文那些banker朋友们。戴文和他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小团体,经常聚餐,一起玩乐。以戴文的性格,乔安觉得他有这些朋友并不奇怪。他本来就是一个活在人群里的人,乐于社交而擅长社交。
“我不介意。”乔安说。其实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介意——她没做好心理准备,和戴文以情侣的身份和他的朋友们相处。但是她很珍惜和戴文这段格外甜蜜的时间。
“最近疫情似乎又有点要反弹的势头,所以今年也不方便在外面吃饭。”戴文观察着乔安的表情,试探地说,“我打算在家里煮火锅招待他们。”
“那我帮你准备吧。”乔安说,“人多的话,应该需要采购不少东西。”
“谢谢你。”戴文用手背摸了摸她的脸颊,问,“你刚才和家里打电话,情况一切都好吗你今年不能回去过年,他们有没有很想你”
“和往常一样,我爸不知道和我说什么,我妈就是催婚。”乔安叹气,“话说得很难听,不过我也习惯了。”
“我觉得即使是家人,如果特别让你不舒服,那最好还是和他们说清楚。”戴文道。
“我爸妈年纪都不小了,改变他们的惯有想法不太现实。所以我只能先应付着。”乔安着,给戴文倒了一杯水,领着他坐在窗边的矮凳上。
戴文喝了口水,眼睛望着窗外。他似乎纠结了半天,才轻描淡写地说:“那你怎么说的呢”
乔安敏锐地察觉到他在试探她对婚姻的想法。她心里升起一阵怨气——他又越界了。她结婚不结婚,或者对婚姻有任何看法,和他有什么关系她已经明确说过,不想继续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往前推。目前的状态已经是最好。毕竟他们谁也看不到未来,但是感情又干柴烈火似的不想分开。所以既然干柴烈火,就不如把这把柴火一次性烧尽了完事,这样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她只好说:“我就随便应付一下。我妈很能唠叨,我根本插不上嘴。”
戴文也很知情知趣地没有继续逼问下去。他说:“我感觉你对你妈挺好的。”
乔安莞尔,道:“站在我妈的角度,她对我也不错。”
这是事实。
乔安家乡在北方一个小城市。她虽然成长于计划生育时代,但是他们那边的执行不算严格。虽然独生子不少,但是独生女不多。一般头胎是女儿的人家,都会至少再生一个碰碰运气。
而乔安是他们那里罕见的独生女。在她少不经事的时候,是她妈妈力排众议,人前人后地维护着她,而且为此默默吞下了不少委屈。而乔安的每个成就,每次考试考好了、当上班级干部了、被学校表扬了,她妈妈从不吝啬表扬,也总是在人前夸她——我们家的女儿,比其他人家的儿子要争气得多。
但是人总是不能活得超过自己的局限。在乔安妈妈心里,无论男女,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结婚生子、延续香火。所以随着乔安年龄增长,她过往的成就在妈妈眼中逐渐清零。乔安单身的状态成了她心中一根拔不掉的刺。
乔安懒得和戴文解释这些。她开玩笑道:“幸亏今年有疫情作为借口,不然如果回家,肯定每天又是催婚教育,还不够烦的。”
“也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戴文把杯子放在窗台上,对乔安认真说,“我最近正在和老板聊回内地的事。”
“现在回去要隔离两三周,而且这个政策还在不断变化。”乔安说。
“我知道。”戴文说道,“但是总在香港,没办法见客户,我觉得对我的工作有影响。尹律师一个人在内地独挑大梁,我觉得如果项目数量上来了,并不是长久之计。我想或许年后,我就找个时间回内地帮衬一下老板。”
乔安低着头沉默着。
“你也很久没有回去了,你家毕竟在内地。”戴文问,“你想不想一起回去疫情期间律所没那么强调一定要在哪个办公室办公,所以你完全可以向谢莉申请,在A&B的北京或者上海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反正你做得还是她给你的那些项目。”
“尹律师是北京人。”乔安说道,“所以我猜你是想去北京办公室”
“对,我想去北京办公室呆一段时间。”戴文说。
乔安心里有些恼。她一方面感谢戴文在做这个决策的时候,还能考虑到她的感受,甚至是带着一些商量的语气告诉她。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她不支持戴文的决策,她又会成为另一个文馨,两人会在异地的过程中消磨彼此的感情。
但是她不是已经想好,就任由他们之间的感情慢慢消磨,直到消失殆尽吗
她说:“我还没想离开香港。”
“为什么反正在哪办公不一样”戴文问。
“谢莉在香港,我也希望离老板近一些。”乔安回答,“而且我比较熟悉香港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不想为了去内地隔离那么久。说不定哪天通关了,就又能自由出入了。”
戴文脸上露出一瞬间的失望。但是他很快就错开目光,露出一个虚伪而温和的笑。
“我能理解。”戴文说,“不过我和尹律师也只是在探讨。目前如果我在香港也可以帮忙盯一下新人,如果有印刷商我可以参加。所以我们还没有商量好,我到底是在香港更好,还是回内地更好。”
“能回内地也很好。”乔安也顺着他说,“你可以再和尹律师商量商量。”
他们就很礼貌地把这个话题带了过去。